邹先生,浙江警察懂你最刻骨的痛


(资料图片)

母亲过世31年了,对她的思念一直萦绕在邹先生心头。近日,人在江苏的邹先生意外收到了杭州建德民警发来的微信——一张经修复的母亲的证件照。收到照片的那一刻,已经50多岁的邹先生泪流满面:“这就是我妈妈,真的好想她啊!”

“子欲养,而亲不待。”这是世上最刻骨铭心的痛之一。30多年前,邹先生入伍不久,母亲就不幸患病,两年后过世。那时候通信不便,邹先生又刚考上军校,怕影响他情绪,父亲便没告诉他。一别31年,因为没有留下照片,母亲的音容笑貌渐渐模糊。如今,邹先生的儿子也要参军入伍,按照政审要求,建德乾潭派出所颇费周折帮助邹先生找到了当时的档案。看着发黄的照片,邹先生对母亲的念想又燃起来了。但是照片需要留档,怎么既能不违背管理规定,又能一慰邹先生的思亲之情呢?

看似两难,其实也不难。

要公事公办,也容易,一句“照片不能给,我们需要留档”就打发了。而乾潭派出所的民警没有把邹先生的这份“额外需求”,当作工作外的“分外事”。他们正是秉着一颗充满暖意的服务之心,把这样的民生小事,当作自己的分内事揽了过来。民警不仅多次和远在外省的邹先生沟通,还找照相馆进行专业修复。当清晰的照片寄到邹先生手中时,深藏31年的思念终于有了可以寄托的实物,那份激动可想而知。

类似的民生小事,在不少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其实都会碰到。不久前,福建泉州一名群众就收到了民警“送来”的外卖,原来外卖小哥遇到了车祸,为了让小哥安心接受治疗,这名警官决定帮他将外卖送达。警察帮受伤的外卖小哥送外卖,2021年在浙江海宁也曾经上演。一枝一叶总关情。有些民生小事,切口很小,看似也不在部门条线的职责范围内,其实也是群众的关切,事关百姓利益。关心民生不是一句空话,最需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上用真心、见真章。

作为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办事窗口、执法队伍等,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本职,应当有这样的眼力见,多和群众“共情”。老百姓的幸福感,正是由无数“关键小事”所构成。不能面对求助群众甩下一句冷冰冰的“这不归我们管”“我们有规定”之类的托词。把看似“分外事”的事情,当成“分内事”,才能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,时刻体现公共服务的温度。具体落实的时候,尤其应聚焦需求“靶心”,以群众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追求,高效务实,持续推进,努力使民生服务从“有”到“优”,让幸福无“微”不至。

寻一张亲人照片这样的“丝发小事”,也是百姓的幸福大事。在2月22日召开的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、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,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“为民办实事为抓手,创造‘民生共享’新供给”。为此,我们不妨从揽一揽分外事入手,把老百姓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变成安心事、顺心事、暖心事,让群众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(逯海涛)

标签: 浙江海宁 杭州建德 公共服务

上一篇 :

下一篇 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世界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